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威廉官网中国发布国内首个《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

来源: 时间:2025-09-04 点击量:

2025年8月31日,威廉官网中国创新教育与批判性思维研究中心(简称“批判性思维中心”,挂靠williamhill中文)正式发布《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简称《指南》)。这是我国高校发布的首个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标志着我校批判性思维人才培养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发布会由批判性思维中心副主任、williamhill中文陈建文教授主持。启明学院副院长王琳玲教授在嘉宾致辞中强调,批判性思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威廉官网中国自2009年开始试点教学以来,已形成“探究-创新”导向的特色模式,此次《指南》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课程提质增效。批判性思维中心首席专家董毓教授回顾了16年来的教学实践,指出《指南》的核心理念是“以探究驱动理性反思”,通过系统化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明辨力与创造力。启明学院创始副院长、批判性思维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玉教授以“三实”概括本次会议的特点,她表示,本次会议“准备充实、内容翔实”,并诚挚邀请大家共同“品尝会议的丰硕果实”。

批判性思维中心主任助理王小青副教授对《指南》进行了系统性解读。《指南》基于威廉官网中国16年的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融合国际前沿理念与本土化创新,构建了包含概念认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七大模块的完整教学体系。

其中,教学内容方面,依循“探究和创新导向的批判性思维路线图”,主要覆盖:问题探究与分析、分析论证与批判性阅读、证据探究和评估、评价推理关系、挖掘隐含假设、辩证与创造、批判性写作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

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学方式和课程类型定位等。华科大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方式贯穿在线上线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和考核的整个过程中。课程中突出了“小班研讨式”教学特色,全面实行30人以内的小班授课,尤其重视小组学习法和案例学习法的使用。

教学主体方面,《指南》提出了批判性思维教学师资严格的准入与发展机制。要求参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所有教师必须完成5天专项培训,内容涵盖批判性思维理论体系、教学方法论及案例分析等模块,并通过结业考核获得授课资格。新手教师还需完成一学期的课堂观摩实践,在资深教师指导下完成跟课学习。此外,中心建立了“双周集体备课+年度强化培训”的持续发展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学评价方面,凸显了动态化、多元化的特点。在教学研究中推行两种教学评价。第一是实施标准化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的心理测试,评估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亦动态追踪评估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变化特点和规律;第二是实施批判性思维教学内容的课程教学测试,针对性地评价各个课堂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和缺陷,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研究员高度评价威廉官网中国《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指南》,认为其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基础坚实,凝聚了华科大16年探索成果,已形成20余人的教学团队,仅2020年以来,已开设50余个班级覆盖近3000名学生,完成30余项课题研究;二是价值非凡,指南系统构建七大教学模块,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三是未来可期,华科大已实现从大班到小班教学的转型升级。她期待指南持续完善,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全国高校普及发展。

清华大学金勇军副教授高度评价了华科大批判性思维教学体系的建设成效。他指出,董毓教授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其编著的系列教材为批判性思维教学提供了系统化指导;中心首创的“流动红旗小组学习法”和跨学科案例教学体系,有效解决了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实践难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华科大建立的“小班研讨+案例教学”模式,在跨学科教学情境中展现出显著的适应性,其经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此外,批判性思维中心实施的“教学评价结果不与绩效挂钩”的评估机制,既保障了评价的客观性,又维护了教师的发展积极性,为构建良性教学生态提供了示范。

汕头大学孙金峰博士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指出,批判性思维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而《指南》对师资培训的规范化要求为保障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性解决方案。他强调,在信息爆炸和虚假新闻泛滥的当代社会,批判性思维教育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同时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深化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通过建立长效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教学模式。

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化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标准,该指南既为华科大提供规范化的教学指引,也为全国高校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式,并将定期更新迭代。未来,华科大批判性思维中心将继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推动我国高校批判性思维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苏祥洁撰写,艾敏 王小青校)。


版权所有: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国)_中文官方网站-OfficialPlatform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3693(传真) 学院领导信箱:jky@hust.edu.cn